新华网 > > 正文

中医专家张波谈“情志伤”

2016年03月07日 10:10:19 来源: 中国军网

    作者简介:张波,解放军第306医院,中医科。

    《黄帝内经》的五行生克原理告诉了我们一个朴素的方法,以情胜情疗法。既然情志生于五脏,那么情志方面的疾病当然和五脏本身有关。以情胜情疗法,类似中药的以毒攻毒的方法。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上以情胜情的典型病案。

    (一)喜胜忧案:喜为心志,属火;忧为肺志,属金。火能克金,所以喜能胜忧。明代有一位名医叫汪石山,在他的医案中有如此记载:县衙门的一个差役,在一次押送犯人的途中,犯人乘其不备,突然跳河淹死,犯人家属遂将其告到县衙门,说其勒索犯人钱财,犯人被逼而死。虽然这个衙役没被判罪,但也因此破费了许多银两,他忧愤成疾,整日如醉如痴、胡言乱语。家人请来汪医生为其诊病,汪医生认为,这是因为破费了钱财,自己感觉冤屈、窝囊而忧愤成疾,必须得有喜事才能好转,单用药治疗效果不会太明显。于是采用喜胜悲的方法。他教其家人用银锭数枚,放在病人的床边上,病人见了果然大喜,病情也一天一天的好了起来。

    (二)怒胜思案:怒为肝志,属木;思为脾志,属土。木能克土,所以怒能胜思。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名医张子和,在他的著作《儒门事亲》中记录了这么一个医案:有一位富家夫人,整整两年都睡不好觉,请来了许多医生,采用了多种方法也不见好转,夫人痛苦不堪,丈夫也饱受折磨。后来,丈夫请到了医术高超的张子和,张子和认为该夫人之病是由于思虑过度造成的,便与其丈夫商量,必须设法激怒夫人,采用怒胜思的方法医治其夫人才会有效,于是,两人便演出了这么一出戏。丈夫设宴请来张子和,然后两人当着夫人的面大吃大喝,又是划拳又是叫喊,故意浪费酒饭,弄得满桌杯盘狼藉。夫人站在一边非常生气,却不便说什么。张子和觉得刺激的不够火候,便又窜入厢房,当着夫人的面,随意取走夫人的珠宝手饰,夫人终于忍无可忍,指者张子和大骂起来。令人惊奇的是,当天晚上夫人就觉得困了,倒头便睡,一睡就是七、八天,这一觉之香之沉,那叫个舒服。夫人醒来后,从此饮食、睡眠皆正常,人也痊愈了。

    (三)悲胜怒案:悲为肺志,属金;怒为肝志,属木。金克木,所以悲能胜怒。唐代西藏有一位医圣,名宇陀宁玛·元丹贡布。当时藏王赤松德赞患眼病,元丹贡布看完后告诉藏王,眼病不是大问题,而右膝盖上将要长出一个瘤子却是致命的,预防的方法是要不停地用手揉摩右膝部。藏王一听,心中顿感悲切,就不停地用手揉膝盖,过了几天,眼病好了,右膝上也没有长出瘤子来。因为眼病属肝,属木,情志在怒。藏王是因为发怒而生眼病,告诉他长瘤子,使他产生悲情,悲属金,金克木,所以悲胜怒,眼病随怒气消而痊愈。

    (四)恐胜喜案:恐为肾志,属水;喜为心志,属火。水能克火,所以恐能胜喜。曾经有医书记载过这样一个恐胜喜的病案:有一个人因高兴过度一下子说不出话来了,同时病倒,家人为其请来医生,医生看过病人后对病人说:“我去拿药,马上就回来”。结果一去不复返。数日不见医生的影子,病人认为一定是自己的病治不好了,便伤心地哭了起来,由于说不出话,他只好用笔写字告诉亲友:“我的日子不多了”。谁知没过多久,他的病竟然奇迹般好了。此时给他看病的医生出现了,病人连忙问他缘故,他说:你的病是欢喜过度而引发的,用恐惧来抑制你的欢喜,这样病也就好了。

    (五)思胜恐案:思为脾志,属土;恐为肾志,属水。土能克水,所以思能胜恐。笔者曾遇一个病人,总是气短、喘憋,因为胸片上显示有肺纹理粗糙,西医按慢性支气管炎治疗,先后口服多种中成药、西药治疗,始终没有好转,观其面色肾区偏白无光泽,不是正常之肾应显之色,摸其脉象肾脉明显不足,病人自觉无太多其他症状,仅偶有腰痛,不足四十岁有好几年夜间小便两次,问其起夜时是否有气喘,说是记不大清了,回忆与有一次受惊吓好象有关,一次回家晚了,走在一个较僻静的地方,感觉后面有人跟着她,她快走,那人也快走,她慢走,那人也慢走,于是吓得她狂奔,跑到上气不接下气的时候,才敢回头看。此后就常常气短、喘憋。笔者辩证后考虑该患者受惊吓之后加重肾虚所致之气喘,遂给予金匮肾气丸1丸、每日2次,并告诉她得病的原因,让她配合着做一件事,把脾、肾、膀胱三条经络,每天多背几遍,直到背下来为止,病就该好了。当时之所以这么做,是联想到内经中记载的思能胜恐,并且也可以转移其注意力而已。三天后患者说不太憋气了,后来继续服用三周,就再也不喘了,小便次数也减少了。这就是中医所说的恐伤肾,肾不能把气收藏住,于是气无所附,飘在上面了。其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实例,电影里不是也常常把这种情况展现出来么?比如有人一受到惊吓就要尿裤子,那是因为肾和膀胱相表里,肾司二便的缘故。

    曾有一个故事,说的是古时有两个医生分别开了一个药铺,一个姓张,一个姓王。张医生的药铺门庭冷落,王医生的药铺却越来越红火,因此张医生整日茶饭不香,终于病倒在床上。虽服用许多药物病情也不见好转,万般无奈,儿子请来了王医生,王医生走到张医生的床边,居然把手搭在床梆上号脉,然后严肃的说:“你的病是月经不调,我开副药,保证药到病除”。张医生一看药方直摇头,王医生认真的说;“您是嫌药苦吧?那我就给你贴张膏药吧”。说着取出膏药就烤,烤软了一巴掌贴在了墙上。随后王医生拱了拱手说,张兄的病今晚就会减轻,明天能下床,后天能出户,七天便痊愈,小弟告辞了。王医生走后,张医生顿觉轻松,他哈哈大笑王医生的医术,并连笑带比划的说个不停,结果正如王医生所言,七天后张医生的病好了。这就是典型的移情易性的治疗方法,也就是改变其消极的心理因素,找回自信,重新振作起来。

    还有一个笔者遇到的暗示疗法的故事,那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士,自觉腹中有物,难以耐受,每天哭天抹泪,闹的不行,家人及医生,对其都无办法,为此先后作了几次开腹探查,均未发现东西。于是师傅跟她说,你的腹中确实有东西,在肠中淤阻不下,我给你配一种药丸,吞服后,如果能便下来,你的病就可以好,便不下来,我也没有办法,老师把大山楂丸分成小粒,在其中一粒中塞进了一个土枪中的铁砂粒,叫病人排便的时候,注意看着,第二天大便后,病人果然发现了困扰她不适的罪魁祸首---铁砂粒,感觉舒服多了,再也不闹了。师傅说:她是癔症,精神因素所致,把她的疑虑除掉,病自然就好了。

    无论移情易性、启发开导,还是暗示解惑、自我调节,上述这些疗法 都被现今的心理学家广泛采用。其实这都是我们祖先早在远古时代,就经常使用的治病方法。心理治疗应该说起源于中医,中国古老的“医”字写作“翳”,它反映出远古的这样一个事实,即那个年代巫、医为一体。远古巫师在对病人施以巫术的时候,实际上起到了一种心理治疗的作用,这种心理治疗常常与人们心中的那份愿望十分合拍,从而巫术就发挥作用了。当时的巫术是以后医学、哲学、宗教、艺术甚至更多文化的助产士,没有它我们无法理解人类是如何从蒙昧跨入文明的。

【纠错】 [责任编辑: 黄烁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60128779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