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解放军306医院院长:从老子思想看心理健康

2016年02月29日 15:40:10 来源: 新华网

    《道德经》是我国春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老子的代表作。它言简意赅,博大精深,其中也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学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 

  一、怎样保持心态平衡

  心态平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辩证的思维是心理健康的前提,考虑问题要做到三不:不绝对化,不片面化,不静止化。《道德经》说“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由任何结果都没有绝对的好与坏,挫折后不妄自菲薄,成绩面前不得意忘形,世界本来是“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辩证的思维是保持心态平衡的前提,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即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何为“自然”?王弼《老子注》中说“自然,其瑞兆不可得而见也,其意趣不可得而睹也”。何谓“道法自然”? “法,谓法则也。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何为“天法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生出“天乏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更让人们往意识深处坚定了事物无时无刻不存在着转机,只要全力以赴,方法正确就一定会达到满意的境界。

  要保持平衡的心态,要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因为“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故“希言自然“。这里的“守中”和上边所提到的“冲气以为和”,集中表达了老子的“中和”思想。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虚空”,二是和谐。“虚空”是道的状态,“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和谐”,天地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是这个整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其他成员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人不能单独看待自己,只有保持“天之道”的整体和谐精神,才可获得心理世界的平衡。

  二、做好人之间的交往和谐

  人类的精神活动得以产生和维持,其重要的支柱是充分的社会交往。社会文往的贫乏,必将导致精神崩溃,出现种种异常心理。因此,一个人会不会正常交往,也标志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低。《道德经》提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法宝——“慈”。“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日慈”,老子所说的“慈”在人际关系上可概括为两点: 一是慈柔。“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这具体表现为“不争”,“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一般说有为必有争,因为要触犯他人的利益,而老子主张“不争”。为人处事下,人们总倾向于致自我为中心,而淡化别人的存在,这种人又怎能获得同事的信任,换得朋友的和睦相处?心理学家提醒大家,不要处处与人竞争,有些人心理不平衡,完全是因为他们太爱竞争,使自己常常处于紧张状态。

  二是天道之慈。老子先提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继而指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并总结为“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可见这种“慈”,是惠及天下、广施众人的。于是便有了“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德善是一种宽容,每个人身上都有缺点,这要求我们在交往中要遵循宽容的原则,待人大方,不要斤斤计较。宽容是一种成熟的表现扩宽容能扩大交往的空间,有助于消除人际关系的紧张。宽容不是委曲求全,而是不苛求对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更好的与他人相处。于是又有了“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这样的品格,这样的胸襟何愁不博得众人的信任。心理研究表明。我们经常被排斥是因为人家对我们有戒心。如果在适当的时候表现自己的善意,多交朋友,少树敌人,心境自然会平静。

  三、淡看待名利得失

  《道德经》写到:“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表达了老子对名利得失态度的思考:过分追求必劳力劳心,失去更多;超然知足方可长生久安。

    的确,名利得失是人生必将面对的选择,马斯洛提出:“生活理想切合实际,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恰当满足个人需要。”然需要是不断发展的,人的需要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过分的物质需要,纵情声色、腐朽虚华的生活对人体伤害极大,“五色令人旦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冰口爽:驰聘政猎,令人心发狂“。故老子提出”少私寡欲“的主张。

  名利又该怎样对待呢?《道德经》指出“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木”。“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老子写到,对待名利“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因为“功遂身退,天之道”“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可见“适可而止”是“少思寡欲”的更高境界。

  总之,“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乏足,常足矣”。老子将过分的名利得失追求归罪于把自身看得太重的缘故,“宠辱若惊,贵大息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当不切实际的欲望作祟时要保持恬淡清静的心态。“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于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因此“静”应该是保持身心健康的一种追求。

  四、保持身心安康

  心理健康的最佳状态是身心健康,它体现了身体和精神的和谐统一。《道德经》中描述了这种至上的境界“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老子用一系列的反问为我们指出了应该不断追求的几种状态:“抱一”状态,就是首先固守体内的先天真元之气,进而通过意念锻炼,达到情、气、神三者的完美统一,“圣人抱一而为天下式”的目的就是要达到“万物得一以生”的效果;“婴儿”状态,刚出生的婴儿淳朴无邪,无私先欲,与原初自然的简单朴素、未加修饰相一致,人只有与自然统一才能感觉到内心的宁静和轻松,才能调节行为,舒缓心态,抵制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无疵”状态,也就是“圣人不积”,这样才会“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因为“天乏道,为而不害”。

  另一种状态就是“静”。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归根日静,静日复命,复命日常,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凶。”《道德经》的行为原则是“道法自然”“反者道乏动”,终极要求是“静”。芸芸众生,世间万象,生长不息,往复不止,最终要回归到生命的最根本状态“静”,这是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也是万物不可抗拒的必然法则。人只有遵循客观法则,顺应自然规律才称得上明智,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否则,一味肆意妄行,最终只能是轻者伤身劳神,重者命丧黄泉。

  五、怎样获得成功

  成功是每个人都向往和追求的。然而人获得成功需要有最基本的素质。老子认为获得成功的良好健康心理,一是自知之明,《道德经》上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故有“知不知,上;不知知,病”之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责”。心理学界认为,心理健康的人是有自知之明的。心理健康的人能充分了解自己,恰当估计自己的能力。他们愿意努力发展其身心的潜能,并对无法补救的缺陷安然接受,不做无谓的怨尤。

    二是循序渐进。即“为之于未有,洽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因为“图难于其易,为大干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戛: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三是讲求策略,懂得“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因此要做到“将欲歇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这是老子观察万物所得的经验,是客观规律。因为“认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甄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顾建文,解放军306医院)

【纠错】 [责任编辑: 杨茹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291287624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