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军医科普:“秘密的”古代麻醉与镇痛

2016年02月29日 10:40:20 来源: 中国军网

    作者简介:徐学武、梁庆伟、赵琳,解放军第306医院麻醉科。

    “医学的演进与社会文化、科学和哲学的发展密切相关。”自进入学校的教室拿起课本时,我们就知道了世界上有四种古代文化,包括古埃及文化、古巴比伦文化、古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而古代医学也是在这几个古代文化中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研究发现,通过石器时代人头颅上的类似现在环钻手术的痕迹可以推测,公元前6000年人类就已经能够进行比较复杂的手术了。

    也有史料记载,古代埃及人早已知道做截肢术和睾丸切除术。虽然很早的史料中已经有了各种外科手术的记载,但在众多的文字或图案记录中没能发现减轻疼痛的知识和有力措施,在埃及金字塔上所绘的手术图案中病人是清醒的。虽然公元前400年的古希腊人已经对鸦片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那时的人们并没有把这种有效的镇痛剂应用到手术中以减轻疼痛。

    古代人在手术需要镇痛时所采取的方法包括压迫颈部血管引起病人昏迷的方法、绑扎四肢以压迫神经血管减轻疼痛、用冷冻的方法止痛、放血的方法,这些方法是非常危险的,经常是手术没有做呢病人就已经死亡了。到了中世纪,出现了一些“比较” “先进的”方法,如使用浸有各种催眠药物的海绵给病人吸入或吮吸、采用饮酒使病人在醉酒状态下实施手术。但是直到18世纪化学性麻醉药物的出现,才结束了麻醉的启蒙状态。

    我国很早以前就有关于麻醉的传说和记载, “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可能就是我国古代人民千方百计寻找治病止痛良药的现实反映。其中最著名的故事就是神医扁鹊的传说了。公元前4―5世纪,《列子?汤问篇》和《史记?扁鹊列传》中记录了春秋战国时代著名医学家扁鹊以“毒酒”作麻药,为病人“剖腹探心”。公元2世纪,我国伟大的医学家华佗发明了“麻沸散”,据《后汉书?华佗列传》、《三国志?华佗列传》中记载:“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即醉无所觉,因破服背,抽割积聚;若在肠胃,则断截湔洗,除去疾秽,既而缝合,缚以神膏,四、五日创(疮)愈,一月之间皆平复。”,说明在1700多年以前,华佗就已经使用全身麻醉辅助腹部手术了。在公元1―2世纪左右的《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365种药物,其中有不少是具有镇痛麻醉的药物,如羊踯躅、大麻、乌头、附子、莨菪子、椒等。

    公元652年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药方》和752年王焘的《外台秘要》中都有大麻镇痛的记载。关于针灸镇痛,早在战国时期的古典医书《黄帝内经》在针灸方面把经络穴、针灸法到针灸理论都做了比较系统的论述,有针刺治疗头痛、牙痛、耳痛、关节痛和胃痛等记载。而在复苏急救方面,早在公元前4―5世纪就有扁鹊切脉以诊断人之生死,用针、砭石和草药进行急救复苏的记载。

    据史记记载“太子患尸厥症,呈现假死状态,扁鹊根据太子的病情,确认病人并未死亡,用针刺热熨和汤药等使病人起死回生”,说明中国人早就“掌握”了并实施了较完善的复苏术。总之,在我国历代的医药著述中,有关麻醉止痛、复苏急救等方面的记载,内容丰富,经验宝贵,可以一窥古代麻醉与镇痛的发展脉络。

【纠错】 [责任编辑: 黄烁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601287616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