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毛泽东心系新中国第一所最高军事学府

2016年02月17日 09:14:58 来源: 光明日报

  三

  1951年2月上旬,刘伯承为给教员、学员提供学术研究平台,决定创办一个学术刊物《八一杂志》,并向毛泽东作了书面报告。不久,毛泽东在报告上批示:军委准备出版一个刊物,已定名为《八一杂志》。你们的刊物就叫“军学”好了。他还挥毫题写了“军学”二字。于是,《军学》就成了军事学院的代名词和显著标志。

  同年5月30日,军事学院空军系、海军系正式成立。至此,军事学院成为一所名副其实的培训陆军、海军、空军中高级指挥员的综合性高等军事学府。1952年7月12日上午,军事学院在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高级速成系和上级速成系第一期毕业典礼。毛泽东签发《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训词》,在训词中,他对军事学院在新中国正规化、现代化国防部队建设中的作用,给予充分肯定;首次对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必然性作了精辟阐述,提出我军正规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五统”、“四性”,并发出号召:“军委希望你们在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部队的光荣事业上,继续努力;并希望通过你们的努力,把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部队的精神,贯彻到所有部队中去。”(《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中卷第38页)

  此后,毛泽东一如既往地重视和关注军事学院的工作和发展情况。1953年2月,毛泽东乘专列去武汉等地就“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进行调研、听取意见。22日他从安庆乘“洛阳”号军舰抵南京。次日,毛泽东让刘伯承和总高级步校校长宋时轮,到他下榻的省委招待所,分别汇报院校情况。因刘伯承在上海治疗眼疾,改由陈伯钧、钟期光代为汇报。毛泽东听了汇报后,意味深长地说:“延安有个清凉山,南京有个紫金山。”(《刘伯承回忆录》第3集第49页)他说的延安清凉山,是指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清凉山下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南京的紫金山,即指的是军事学院。言下之意是把南京的军事学院比喻为延安的“抗大”,期望军事学院继承“抗大”传统,弘扬“抗大”精神,为新中国军事教育事业辛勤耕耘、建功立业,培养出更多国防和军队建设需要的栋梁之材。

  当时,许多军校没有教材,特别是缺乏统一实用的教材。毛泽东对此非常关心,要求:“军事学院把师以上的教材,总高级步校把团以下的教材分别负责搞出来,以供给全军使用。这是一件大事。现在部队、学校普遍就是因为没有教材,感到困难得很啦。”(《宋时轮传》第387页)

  刘伯承从上海回到南京,得知这些情况后,立即向全院作了传达,并召集学院领导和教授会同志,研究落实毛泽东亲自交给的编写教材任务。在全院大会上,刘伯承要求各级干部、教员以及工作人员,以南京比延安,以学院比“抗大”,以对党和军队事业高度负责精神,不图名利,一辈子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最后“死在南京,埋在紫金山”。从此,“死在南京,埋在紫金山”这句话,就成了军事学院干部、教员和工作人员的口头禅,成为他们献身于党和军队教育事业的座右铭。(《刘伯承传》第611—612页)

  1955年三四月间,刘伯承趁在北京出席会议向毛泽东反映:由于军事学院学员系不断扩大,学员人数不断增加,教员队伍已出现严重缺额。在朝鲜停战和大军区改划之时,本应从全军选调,但未能如愿。因此,请求批准从军事学院毕业学员和其他院校毕业学员中选留一批作教员。毛泽东风趣地说:“这个办法很好,可是,你怎么不早喊呢?”回到南京,刘伯承立即向毛泽东报送了《关于军事学院情况及提请补充教员的报告》,提出:“为了解决学院教员队伍严重缺额的情况,请军委授予我一个权力,不管是从哪里来的学员,只要学有专长,能胜任教学工作,我都可以选留作教员。”(《刘伯承传》第635、第642、第643页)报告很快便获得毛泽东的批准。

  1955年12月22日,毛泽东离开北京南下杭州,主持召开第二次“杭州会议”,在日理万机之余仍心系军事学院建设。1956年1月11日上午,毛泽东到南京。下午3时,他在陈毅(时任军委副主席)、谭震林(时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兼书记处第二办公室主任)、罗瑞卿(时任国务院第一办公室主任兼公安部部长)等陪同下,视察了军事学院。刘伯承和陈伯钧向毛泽东等汇报学院情况后,毛泽东亲切接见了院、部、系、教授会的负责同志以及教员,并与大家合影留念。毛泽东对在场同志说,党中央派刘伯承当军事学院院长是知人善任。希望大家在刘伯承领导下,把军事学院办得更好,把培养训练全军中高级干部的工作做得更出色。

   上一页 1 2 3  

【纠错】 [责任编辑: 张骄瀛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461287263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