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姜鲁鸣:军民融合 现代国防安全之盾

2015年12月25日 09:47:03 来源: 参考消息网

  欧洲空客集团在军用和民用技术方面都世界领先。图为今年6月在巴黎航展亮相的空客A400M军用运输机。(俄新社)

  当近几场信息化战争的硝烟渐渐飘散之后,人们开始冷静思考一个问题,即在当今信息化战争时代,世界各主要国家为何都大力推进军民融合?这一问题隐含着今日战争与昨日战争的根本区别,也促使人们不断探寻当代中国国防安全背后的深层问题。

  维护国防安全必由之路

  现代国防安全,本质上是靠国家整体实力支撑起来的大国防体系安全。对于一个现代国家来说,所要维护的国防安全,集中表现为现实国防安全、基础国防安全和动态国防安全三者的统一。由此决定了现代国家维护国防安全必须走军民融合之路。

  对我国来说,国防安全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态势,可以概括为:传统领域安全与新兴领域安全相互交织;军事安全与其他安全相互交织;现实安全与潜在安全相互交织。这说明,国防安全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深刻变化,要求我们具有相应的战略能力,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与历史上任何一种战争形态截然不同,寻求军民融合是信息化战争的“天性”。据统计,一战时期,武器装备研制涉及的工业行业技术门类数以十计;二战时期,扩展到数以百计;到海湾战争时期,则是数以千计。近些年来,美、英、法、德、日等主要发达国家军事专用技术比重越来越低,目前已不到15%,军民通用技术已超过80%,军队信息化建设80%以上的技术均来自民用信息系统。

  时至今日,现代军事体系能力生成主要集中于军事信息系统、信息化武器装备系统、信息化支撑环境三大系统,所需要的资源几乎覆盖了整个国家的战略资源,使人类创造财富的活动与捍卫自身安全的活动水乳交融地融合到一起,赋予现代战争小打大备、小攻大防、小行动大保障等特征。

  可以说,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其根基已经深深植入经济社会的沃土之中。由此,信息化条件下的体系对抗,已不仅仅是两大军事体系的直接对抗和较量,更加鲜明地表现为以国家整体实力为基础的大体系对抗。这就要求军民融合。只有实现军民深度融合,才能有效解决我军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问题,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力量体系的生成。

   1 2 3 4 下一页  

【纠错】 [责任编辑: 韩松豫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1161285667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