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抗战后伪军们的尴尬命运:活着是最漫长的酷刑

2015年12月03日 09:55:51 来源: 人民网

    香烟误:情报被“抽”掉了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同年12月,就在战事最紧张的时刻,国民党二号人物汪精卫突然出现在越南河内,并发表电报,希望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与日和谈,此举一出,全国哗然。1940年,汪精卫在日本的支持下,在南京成立“汪伪国民政府”,其军队组建也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了。

    汪精卫想要组建一支“和平反共建国”军,其鲜明的目标就是“和平、反共、建国”。时任汪伪三十四师参谋长的施亚夫在第一次见到汪精卫的时候,就大胆地向他提问:“反共不能和平,这两者是不是有点矛盾?”汪精卫没想到有人会讲这种话,觉得挺新鲜,发现施亚夫这个人不错,有点胆量。施亚夫说:“汪精卫这个人是很精的,谁要是在他跟前过分滑头了,被他发现就不行,得要有点胆量才行。”

    汪精卫伪军后来改名为“和平建国军”,也许与此次二人的对话有关,当然,也许无关。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件事情让汪精卫牢牢记住了施亚夫这个人。

    汪精卫对这个年轻的参谋长印象很好。

    在之后的时间里,施亚夫凭借上司的赏识和自己的能力,在苏皖边区汪伪三十四师成功地站稳了脚跟。他回忆说:“汪精卫的小舅子和我很好,他的儿子也和我很好。有一次,舅舅跟外甥有矛盾了,闹意见不回家,陈璧君(汪精卫的妻子)也没办法,于是要我出来调解,我就把这关系给调解好了……所以和他们越来越熟悉了。”

    汪精卫很信任施亚夫,而且很欣赏他的胆识和才华。

    令汪精卫想不到的是,这个能帮助他解决家庭内部矛盾的小老弟,还有另一个身份—共产党!其实施亚夫在1928年就已经秘密加人了中国共产党,到了1941年,已经是老党员了。

    1941年,施亚夫利用手上的小股部队,谎称8000人,自封为伪七师师长。不久,一个自称汪伪政府少将的人有登门拜访了。施亚夫回忆说:“汪精卫的参赞武官来检查,你的部队根本就是空的,他要看花名册,盖在花名册上的图章,有些是临时上海伪造的,用伪造的图章一盖,看着像真的。”

    施亚夫成功地骗过汪伪政府和日本人的审查,于是才有了后来汪精卫的常识。深人敌人内部传递情报是施亚夫的一项工作,为避免被发现,情报一般只用口头或暗号传递。有一次,鬼子要搞大扫荡,施亚夫得知后,让情报员用一支香烟代表一个班,整盒香烟代表鬼子的大部队,把情报送出去。结果,香烟送过去以后,却被不知情的人分着抽掉了。后来鬼子来大扫荡,这么大的事情居然没有发出情报,施亚夫就此得到一个极大的教训。

    情报工作做得好,八路军才能少牺牲,一次过鬼子据点时,八路军小战士任旭东,见识了地下工作的厉害,因为那一天,任旭东的队伍以零伤亡过据点。他们事先就和地下人员都联系好了,有引路人员、侦察兵,还有碉堡里的伪军。否则,当部队过据点时,伪军一开枪,附近的日本鬼子就来了,部队就过不去。

    随着施亚夫老人的回忆,我们不禁想知道,伪军到底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它是由什么人组成的?有什么特别之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纠错】 [责任编辑: 张骄瀛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461284946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