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一路豪歌向天涯—空政文工团创作员、著名剧作家阎肃的人生之路

2015年11月25日 15:54:16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1月25日电题:一路豪歌向天涯——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员、著名剧作家阎肃的人生之路

    新华社记者张玉清、张汨汨

    “风雨雷电任叱咤,一路豪歌向天涯”,85载人生旅途,阎肃迎着阳光、沐着春风,一直在走。

    光明之路

    “阎肃”本不叫“阎肃”的。

    1950年,有人提意见:阎志扬这个同志,整天嘻嘻哈哈,爱开玩笑,不严肃!

    “那我干脆就叫‘阎肃’吧。”阎志扬就这么改了名字。

    可仍然“严肃”不起来,加上“长得老”,他成了“阎老肃”。

    时光流转,“肃”字去掉,别人开始叫他“阎老”,后来还有“阎公”“阎翁”“阎老爷子”……“阎志扬”没人记得了。

    其实,他还有个名字更没人知道,叫“彼德”。

    那是80多年前,笃信基督教的父母请教父为4岁的阎肃施洗,并赐下“彼德”这个教名。

    整个少年时代,阎肃都在重庆的一所修道院里念书,穿一身黑色长袍,天天念经、唱诗、学拉丁文,也考试,第一名的奖励,就是去钟楼敲钟。天资聪颖的阎肃常年考第一名,几乎成了固定的敲钟人。

    沉重的钟声在修道院厚厚的高墙间回旋,少年的内心却一天比一天迷茫。

    那是旧中国风雨飘摇的年代,侵略者的铁蹄蹂躏着古老山河,出生在保定的阎肃是跟着父母逃难到重庆的,一路上,他看到了太多的战火血泪,家破人亡……

    而光明的日子,靠敲钟能唤来吗?

    16岁那年,就在即将被送入高级修道院“重点培养”时,阎肃离开教会,考取了重庆南开中学。

    他要去寻找真正的光明之路。

    历史、地理、生物、化学……新开的课程让他新鲜而兴奋;剧团、诗社、合唱队、表演队,丰富的课余生活更让富有文艺天赋的他如鱼得水。诗朗诵、说相声、打快板、演话剧、唱京剧……阎肃成了“业余文艺活跃分子”,几乎参加了校园里所有的演出。

    战后的重庆,是各种文化力量交汇、撞击、博弈的角力场。“学校里教施特劳斯的曲子,电台里放周璇、白光的歌曲,到电影院去看《出水芙蓉》,到戏园子看川剧《水漫金山》,古的今的,中的西的,哪方面都接触到了。”

    不久,阎肃便发现:唯有一种文化,特别有魅力——“就是‘山那边’的文化。”

    侵略者走了,光明却并未来到。一边是物价飞涨、百业凋敝,另一边却是一派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在一片《叹十声》《夜来香》《如果没有你》中,从延安流传而来的《二月里来》《兄妹开荒》《山那边好地方》宛如一股清流,注入他的心田。

    “年轻人,谁不向往自由、光明、进步?这些歌让人觉得有力量、有追求。”阎肃说,“我们立刻觉得,这才是‘正经玩意’。”

    很快,大家以会唱《黄河大合唱》为荣,剧团排演的是《屈原》《日出》,同学们私下里传看的是《家》《子夜》,还有苏联的小说。阎肃的语文老师赵晶片经常给他们拿来《新华日报》传看,并推荐他们阅读了大量进步书籍。

    “后来,赵老师被国民党特务抓走,最后被害。”阎肃说,他们这才知道,这位如此受学生爱戴的老师是共产党员。

    赵老师的遇难,反而更激起了阎肃追求光明的渴望。又有一些进步老师和同学悄悄给他送来《共产党宣言》《新民主主义论》,他如饥似渴地读着,渐渐悟出了一个道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1949年春天,阎肃考入重庆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在那里,他秘密加入了党领导的外围组织,与学长们一道罢课、游行、闹学潮……临近10月,他说服已是企业经理的父亲打消了移居台湾的念头,全家人留在重庆,迎接解放。

    1950年,阎肃放弃了“实业救国”的计划,接受组织调遣,进入团西南工委青年艺术工作队。1953年,他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从此,他与光明一生同行。

   1 2 3 下一页  

【纠错】 [责任编辑: 王婷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64128467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