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最强海上“移动堡垒”:航母,决胜于千里之外

2015年11月07日 14:53:37 来源: 解放军报

  厚重的装甲和巨大的舰炮曾是海洋霸权的代言。不过当舰载机与航母出现后,人类海战进入超视距立体攻防的时代——

  航母,决胜于千里之外

  导 读

  上回说到在马汉海权论的推动下,威风凛凛的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成为海战“双雄”。不过,随着航母的诞生和成熟,海战迎来新的革命。能攻善防的舰载机让航母的攻击距离延伸到千里之外,使其成为有史以来综合作战能力最强的海上“移动堡垒”。

海上“移动堡垒”破茧成蝶

  20世纪初,飞机的发明迅速推动军事变革。1909年,法国人莱门特·艾德尔首次论及飞机在军舰上的起降问题,指出载机舰需具备飞行甲板、升降机、机库和岛式上层建筑。

  1910年11月14日,美国飞行家尤金·埃利驾机从轻巡洋舰“伯明翰”号上起飞。次年1月18日,他驾机成功降落在重巡洋舰“宾夕法尼亚”号上,为航母诞生创造了条件。

  英国不甘落后,随后完成了飞机在舰上的起降试验,并迅速推动对航母的研究。初期,英国和别国一样,青睐水上飞机母舰,但发现作战性能不佳。随后迅速转向研发舰载机直接从舰上起降的航母。

  1917年起,英国先后拆除了巡洋舰“暴怒”号的前、后主炮,分别加装飞行甲板,实现飞机起降互不干扰。一年后,英国改装客轮“卡吉林”号,铺设全通式甲板,设置机库,现代意义的航母基本成型。

  不过,由其他船改装的航母航速低、载机少。为此,各国开始设计制造专业航母。1922年底,日本海军接收了世界首艘专门建造的航母“凤翔”号。航母终于破茧成蝶,成为独立舰种。

  一战结束后,由于《华盛顿条约》的限制。各国纷纷把超规战舰改装为航母,并且全通式飞行甲板、拦阻索、升降机、岛式舰桥成为标配。二战爆发前,各国服役和在建的航母数量激增,但受限于战略轰炸决定论和大舰巨炮主义,战列舰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航母的时代,即将在二战中到来。

  舰载机威震塔兰托

  1918年7月19日,英国“暴怒”号航母的舰载机成功炸毁德军的2艘“齐柏林”飞艇,取得固定翼舰载机的首胜。不过,此战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直到二战中英军夜袭塔兰托,才让航母扬眉吐气。

  塔兰托港地处意大利半岛“脚后跟”,是天然良港。意舰队在此可以随时攻击地中海中的英国舰船。摧毁塔兰托港内的意海军主力,夺取地中海的制海权便成为英海军的必然选择。

  与意海军相比,英地中海舰队的实力逊色很多,只拥有2艘航母,但掌握着海上制空权的优势。为此,英军司令坎宁安制定了以航母为核心的空袭计划。

  1940年11月6日,英海军编队从亚历山大港起航。11月11日18时,“光辉”号航母抵达出击阵地。20时35分,第一波舰载机升空,在夜幕掩护下飞赴塔兰托港投弹。紧接着,第二波舰载机升空再袭塔兰托。此战英军以损失2架飞机的代价,击沉意大利战列舰1艘,重创2艘,击伤巡洋舰、辅助船各2艘,使意海军元气大伤。

  空袭塔兰托开创了航母舰载机夜间攻击敌方港口的先河,展示了舰载机攻击舰艇的强大威力,刺激各国更深入地研究航母的建造和运用问题。

  珊瑚海首演航母超视距对决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航母编队偷袭珍珠港,重创美太平洋舰队。不久,日军航母舰载机轻松击沉英远东舰队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和“反击”号战列巡洋舰。此役标志着海军航空兵成为现代海战的主力。5个月后,史上首次航母对决在珊瑚海打响。

  1942年5月,日军集结3艘航母、7艘重巡洋舰和7艘驱逐舰,决定夺取新几内亚岛的莫尔兹比港和所罗门群岛的图拉吉岛,以切断美国通向澳大利亚的海上交通线。截获日军情报后,美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命令由“列克星敦”号和“约克城”号航母,以及5艘巡洋舰和9艘驱逐舰组成的第17特混舰队奔赴珊瑚海迎敌。

  5月7日,“列克星敦”号航母发现日航母编队,舰载机抢先发动攻击。日本“祥凤”号航母被13枚炸弹和7枚鱼雷炸沉。第二天,双方舰载机展开猛烈厮杀。美舰载机重创了日军“翔鹤”号和“瑞鹤”号两艘航母。日舰载机击沉了“列克星敦”号,重创了“约克城”号。

  珊瑚海海战的作战距离超过了目视距离和火炮射程,是史上首次超视距海战,使战列舰重炮制胜的海战模式走向衰亡。在随后的中途岛、马里亚纳等海战中,航母成为中流砥柱。

  二战的血火历练,让航母成为海军实力的象征。时至今日,航母依然是“海上霸主”,并在越南战争、马岛战争、海湾战争中大放异彩。而蒸汽弹射器、斜角甲板、灯光助降装置、核动力等发明,让现代航母更加完善。不过,随着导弹等远程精确制导武器的兴起,海战又会发生哪些变化?请看下回分解。(刘征鲁)

【纠错】 [责任编辑: 韩松豫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1161284037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