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退役中校“卧底”一年记录山城“棒棒”

2015年10月08日 08:57:54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何苦(左)在解放碑附近与挑夫一同揽活(视频截图)。新华社发

    作为正团级军官,何苦转业后原本可以从事一份稳定的工作。但他为何会放下钢枪,拿起棒棒?何苦说,他对“棒棒”的第一印象,是来自电视剧《山城棒棒军》。“当时,我还在吉林。看了家乡的这部电视剧,笑得前仰后合。他们‘爬坡上坎,负重前行’的精神也深深植入我的脑海,我对山城‘棒棒’的敬仰之情也越来越深。”

    调到重庆工作后,何苦每天上下班都能遇到一些干活或找活的“棒棒”。但他发现,随着重庆交通日益完善、有车一族的增加,“棒棒”越来越少。“‘棒棒’们自立自强,吃苦耐劳,靠自己的劳力挣钱吃饭,踏踏实实追梦,这样的‘棒棒精神’不能消失。”因此,何苦决定转行当“棒棒”,拍一部纪实片,将“棒棒精神”用镜头保存下来。

    于是,办完转业手续后,何苦就将工资卡交给家人,来到解放碑商圈,拜资深“棒棒”老黄为师,与“棒棒”们一起住在简陋的工棚里,开始了自己的“棒棒”生涯,《最后的棒棒》也开拍了。

    整整一年的时间,何苦白天随师傅当“棒棒”,揽生意,走街串巷;晚上回到破旧的工棚,自己做饭,烧水洗澡、洗衣服。夜深人静时,还要完成当天的拍摄场记和报告文学的撰写。

    去年三伏天,骄阳似火,热浪扑面,何苦的一位老领导到解放碑商圈购物,正好碰到何苦,他当时背上背一沉重纸箱,箱体又宽又长,他腰弯如弓,气喘如牛。

    这位领导非常不理解:“何苦啊,何苦,你这是何苦呢?扛着摄像机四处拍摄也就是了,何必真去劳其筋骨呢?”何苦说:“那不行!要变成‘棒棒’,才能拍好‘棒棒’。这道理,您懂的。”

    经过一年的艰苦拍摄,自拍体励志纪实片《最后的棒棒》近期与观众见面了。首场看片会现场座无虚席,很多人只能站着观看,师傅老黄带着不少“棒棒”来到现场,还有很多自发赶来的观众,很多人都是含着眼泪看完整部电影。老黄说,自己活了几十年,从没想过有人会将他们的生活拍成片子,这个片子太真实了,就像他们的自传。

    “我的镜头对准的是山城重庆最值得敬佩的群体,尽管这个群体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他们‘爬坡上坎、负重前行’的精神永存。”何苦说。

   上一页 1 2  

【纠错】 [责任编辑: 张骄瀛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461282953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