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探索“救命部队” 走近中国海军潜水员

2015年06月13日 09:21:08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救命部队”传奇

    海军潜水员执行过各种常人意想不到的任务

潜水员准备下水作业。王昶鑫 摄

    “东方之星”客轮救援行动中,140多名来自海军三大舰队和院校的潜水员参与了救援。其中,由41名专业潜水员组成的国家海上应急救援分队备受关注。

    他们来自海军北海舰队某海上防险救生部队,正式名称为某海上防险救生支队“机动救捞中队”,常年担负援潜、救生、探摸、打捞等任务。

    对于海军潜水员,有特殊的医学标准和要求:牙齿咬合度、高气压下心肺功能、咽鼓管通气功能以及整体身体素质,等等。参加饱和潜水实验的潜水员,则要承受更为严苛的考核,堪比航天员选拔。

    潜水是人类挑战自然与自身极限的行动之一。二战后,随着潜艇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核潜艇的出现,大洋深处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深海潜水员也成为海军强国的标志之一。特别对于长期以潜艇作为“撒手锏”的中国海军而言,潜水员也是“救命部队”。

    冰湖下的地质队员

    这支组建于1958年的北海舰队某部机动救捞中队,于1989年被中央军委命名为“英雄救捞中队”。在《北海舰队防救工作大事记》中,记录了该部队的悲壮故事:

    1953年,在灵山岛外30余米深海底捞雷时,由于缺乏医疗设备,潜水员官建青患水下减压病、致使下肢瘫痪。

    1964年,在葫芦岛近海打捞沉船时,潜水员周文斌清理水下障碍,因供气管被卡窒息而牺牲。1972年,在黑龙江龙凤山水库排除闸门故障,潜水员严凤葵在水下探摸时,因迷失方向,被激流吸入闸门底部,无法援救而牺牲。

    1974年,在打捞作业中潜水员李凤青因氮麻醉,从60米深的水下快速上浮到水面,因急性减压病牺牲。

    ……

    对于潜水员而言,有多种危险:除了供氧装备、水下环境风险,最主要的就是减压病。

    潜水员下潜时,随着深度的增加,水的压力也在增加。在水下50米处,潜水员承受的压力比在海面上大6倍。

    下潜深度越深、水下停留时间越长,压力会进一步增大,潜水员体内溶解的气体也在增加。如果不及时上浮、减压,气体残留人体中就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而潜水员从深水的高压环境上浮时,随着压力降低,在人体血液和组织中的气体也快速减少、冒出,因来不及全从肺部向体外排出,就在血液中或是人体组织中形成气泡栓塞,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死亡。

    潜水员在60米深度只能工作半小时,就必须出水进入减压舱,进行规定时间减压。但由于海军潜水员执行任务深度大、环境复杂,往往需要直面风险考验。

    2012年11月16日,青海格尔木沱沱河镇以西190多公里的豌豆湖,北京地质研究所的3名地质勘查队员执行地质调查作业时失踪。

    救捞中队组成应急分队,历时78小时,经过昆仑山口、可可西里无人区,赶到海拔4862米的事发地。

    在这处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的“生命禁区”,气温低达零下13摄氏度,且空气含氧量只有内地的40%。

    海军潜水员在临时搭建的救援平台上用水下声呐进行探查,很快确定了失踪人员的位置。其后,两名潜水员携带水下摄像设备,破冰潜入湖中探摸。由于海拔过高、气温水温过低,下水后不久,他们因高原反应加剧,出现头晕目眩等情况,被迫返回岸上。

    虽然当时已搜索到两名地质队员的遗体,但海军潜水员仍继续执行任务。

    潜水员李威之前在参与水下爆破作业时,因钢板碎片扎入大腿,留下后遗症。回忆起当时入水瞬间,他告诉本刊记者,寒流就像一把尖刀立刻穿透了潜水服。

    其后,空气压缩机又出现故障,李威仍坚持将藏族地质队员完玛东智的遗体捆绑了救生索。遗体上浮后,他已经无法常规上浮,只能果断卸下多余的装具,甚至冒着可能会得减压病的风险,快速向上,用时两分钟浮上水面。

    这也是海军潜水员首次在海拔4000米以上地区执行水下任务,打破世界潜水海拔高度纪录。

   1 2 下一页  

集成阅读

热点推荐

频道推荐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461279116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