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做好媒体融合的“四则运算”

2014年07月17日 07:34:10 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

    内容生产整合深化 信息形态快捷精简 多媒体创新大势所趋

    做好媒体融合的“四则运算”

  插图:李瑞宁

  新媒体参与新闻生产极大地提升了媒体创造力。多媒体的运用,如四则运算,如一组方程,根据报道需要,可以变幻出无穷的形态

  不久前,一个名叫“今日头条”的新闻应用完成新一轮1亿美元融资。这个移动客户端估值超过5亿美元。消息产生不小的震动,继而引发一场关于版权问题的争议。

  “今日头条”原理并不复杂,网上一直有种“猜你喜欢”功能,根据上网痕迹向用户推荐产品,并继续根据反馈使之趋于精确。“今日头条”将这一功能用于全网新闻,把别人的内容拿来进行精准传播,不到两年,迅速拥有1.2亿多激活用户。

  “今日头条”之争,更像是“内容为王”和“渠道为王”争论的一个缩影。它也从反面证明了渠道没有高门槛,优势易得也易失;而内容,是媒体永远的根本,是决定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媒体融合的大势下,生产怎样的内容,怎样生产内容,成为摆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面前共同的问题。

  内容生产整合深化,将优势向新兴媒体延展

  全球范围的媒体都需要破解融合时代的内容课题。

  纽约时报2014年创新报告提出5条主要建议,几乎都集中在内容或内容相关的方面,如创建数据分析团队、战略分析团队,优先招数字人才,鼓励跨部门合作等。

  年初,人民日报社成立了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并致力打造全媒体新闻“中央厨房”。6月,人民日报、新华社分别推出移动客户端。其中,人民日报新闻客户端3天下载量超过200万。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马利说:“信息场越庞大,优质的内容产品越可贵。对于媒体,其核心竞争力是生产优质产品的能力,最根本的东西是信息和思想,这一点稳如磐石。形态变化了,就去适应形态;渠道改变了,就去适应渠道。”

  在生产权威信息产品方面,传统媒体有先天优势。过去的10多年间,通信运营商曾进入媒体市场“小试牛刀”,但足以感受到做内容的艰辛,纷纷变换形式,转而采用合作开发的路线。

  先天优势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传统单向度的新闻生产面临着接踵而至的挑战。

  最先遭遇的是,人人都有麦克风,海量用户生产信息。这一方式容易形成碎片化、可信度低的信息源,这影响了舆论场中严肃新闻的品质和信誉。

  然后,传统媒体遭遇了“同质化”,同类媒体内容重合严重。接着又遭遇了服务性差、互动性差、针对性差等难题。在读者已经变成用户、新闻消费时效在加快、需求日益多元的情况下,传统媒体生存环境烽烟四起、危机四伏。

  7月3日,美联社宣布,将用新闻书写软件代替记者,处理众多企业财报报道。时代逼迫媒体挖掘潜能,加强信息资源加工、提炼、整合能力。

  新闻生产要做加法。“报纸”一词,“报”象征了内容,“纸”意味着形态。“电视”一词,“视”代表了内容,“电”隐含了渠道。加法,意味着“报”和“视”做内功,“纸”和“电”求突破。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谢国明曾撰文阐述“做加法”的方向,他说,网络速度快、容量大、互动强、链接广,优势也会变劣势。这就需要职业新闻人进行选择、核实和解读,这就是议程设置。核实真假,建立网络时代极其稀缺的公信力,解读信息内在的、背后的、隐含的意味,这就是舆论引导。这项工作,任何个人都难以胜任,只有专业团队才能承担。

  信息形态偏重快捷精简,分众互动成为大势所趋

  如果媒体整合生产可视为加法,那么快捷精简的传播形式就是减法,互动传播像是做乘法,而分众传播是做除法。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在2009年至2012年,网民上网的“碎片时间”占比不断提高。其中,早上班高峰增加了8.62%,晚下班高峰增加了5.46%,晚上则增加了4.59%。一天任何时候随便翻看手机的时间,还没计算在内。

  上网时间在碎片化,而手机上的资讯却在爆炸,话题流、关系流涌动不已。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繁杂无用的信息却趋于无穷。

  信息过载的最后结果,一定是用户离开或选择屏蔽。唯一的办法,就是减法。生产的信息产品需要变得专注而简单,快捷而精确,只有这样,才能脱颖而出,赢得受众。

  不仅文字类微博、微信“微平台”应运而生,迅速走红,视频新闻也一直尝试进入“读秒时代”。美国微视频专业机构Nowthis News多年坚持发送6至15秒新闻图像。他们既使用用户提供的短片,也从专业新闻节目中截取片段。微视频已不再求完整详尽,而是务必便捷高效。

  在诸多纸媒无奈萎缩的时候,中南传媒集团的《快乐老人报》给人以启发。这份报纸逆势上扬,2013年底,订阅量已突破130万。他的成功来源于对用户的细分,根据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了特色产品。

  众多地方报系选择了在本土精耕细作,同样基于对“分众化”的认识。“IN成都”、“无线苏州”、“掌上靖江”、“乐活扬州”等移动客户端,基于用户的地理位置,告知周边的信息、服务、圈子、活动等情况,用服务吸引用户,留住用户。

  读者是一座富矿,是传统媒体的宝贵资源。长久以来,这个资源却是零散的、沉睡的。过去,报纸电视只强调发行量、到达率,传统网络新闻只强调流量、点击率。在新的发展形势下,这些显得过于粗放,这样的思维方式将使媒体无法应对变局。如今的新闻,越来越注重“用户导向”,注重“可分享”。如果报道不能引起足够的阅读兴致,将迅速石沉大海。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钟瑛认为,互动可以发生在媒介和用户之间,可以发生在用户和用户之间,也可以发生在用户和社群之间。第一种互动需要媒体建立数据挖掘分析团队,基于对用户的认知,进行产品研发、行销、拓展和服务。后两种互动,需要在内容阶段,考虑到下一步的传播力、可分享性和参与性。说到底,都是内容的改造,不能仅仅把互动理解为一种形式。

  2013年3月,浙报集团进行了一次大胆尝试,收购了边锋、浩方两家基于互动休闲的网游平台。尽管效果显现尚需时间,但该集团的思路不难理解,借力擅长互动运营的团队,实现内容传播方式的转型。

  关于“互动”的较量,也在互联网公司之间进行。以微信为代表的强关系结构,风头逐渐盖过以微博为代表的弱关系结构。这对传统媒体挖掘和拓展用户群体不无启示。

  多媒体不断刷新创造力,挑战与机遇伴随

  2013年,纽约时报的多媒体特稿《雪崩》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这件作品探索了多媒体融合报道的多种可能。

  作品开头是动态图片和音效,将读者带入狂风吹拂下的雪地,然后越过激光雷达获取的地形模型,可以看到地表情况,气象状况的动态变化。报道主体是用6个部分,讲述了16位滑雪者在雪崩中的故事。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动画充分运用,灵活嵌套。发布6天,该报道就获得了290万访问量。

  新媒体参与新闻生产极大地提升了媒体的创造力。多媒体的运用,如四则运算,如一组方程,根据报道需要,可以变幻出无穷的形态。

  国内的报道,也开始综合运用图文、图表、动漫、音视频等多种形式。一个明显的变化,是信息图的大量使用,信息从可读到可视,直观可视的信息图也受到追捧。

  与此同时,多媒体报道从静态到动态、从一维到多维成为趋势。

  2013年10月14日,一段5分多钟的视频“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走红网络,中国领导人的选拔过程以动漫形式呈现出来,两天点击量过百万,一周点击量过200万。尽管以动漫形式出现,但其内容非常严谨。例如引用的数字,省部级干部脱颖而出的几率“只有一点四万分之一,平均所需时间至少要23年”,都有严谨出处。事实证明,这样的传播形式亲和生动,传播面广,效果不俗。

  当然,多媒体产品走向批量化需要专业团队和精确的市场导向。运作得当,高投入不仅能得到广告的青睐,更可以从产品链中不断得到回报。如热播真人秀《爸爸去哪儿》,就衍生出动漫游戏和同名电影。

  英国《卫报》数据可视化团队是近年来此类尝试中成绩最突出的一支。2010年10月23日,《卫报》发布了一张红点标注的地图,每个红点代表一次英军在伊拉克的死伤事件。地图可以放大,点击弹出人数、时间、原因等详细信息,容纳数据达39.1万条之多。这种表现方式,既不枯燥,也不煽情,但密布的红点触目惊心。地图发布后在英国引起了震动,并最终推动了撤军决定。

  另一幅有代表性的地图发布在2011年9月6日,伦敦骚乱的地点和经济指标被嵌套在一张图上。人们可以直观看到骚乱与发展不平衡的关联,进而看到一个分裂的社会。另外,时间轴、互动图表也巧妙地成为数据的呈现方式,产生了尽在不言中、让人过目不忘的效果。

  未来的新闻属于有创造力的媒体。当市场逐渐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媒体人应该在不时有传统媒体停刊的寒意中意识到,接下来将是一个加快媒体融合、不断检验媒体融合成效的机遇期。(王汉超)

集成阅读

热点推荐

频道推荐

    010030101010000000000000011199341267624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