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调查 各个阶段到底应该学什么

2014年07月07日 10:07:34 来源: 钱江晚报
分享到:

  前面的调查,对“进入大学后学什么”,给出了一个答案,它可能离很多人心目中的答案相去甚远,但不可否认代表了一种社会现实,也在“大方”地展示——当下的大学教育出现了偏差。但仔细想来,我们的教育在“应该教孩子什么”这个问题上,早早就有了偏差的苗头。

  比如,有一句话,可能你已经很熟悉了——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句话,至今依然在影响、制约着望子成龙的家长。在记者对820位在校大学生以及一个高中毕业班的样本调查中,超过65%的人表示:从小,父母和老师就将这句话挂在嘴边。

  那到底,这个“从小”,是多小?3成的人,选择小学入学时为“起跑线”,而有近四成的毕业班学生,把这条线画到了当下——考上大学时。

  这条“不能输的起跑线”,到底是条什么线?

  诞生:上世纪90年代中期

  是教育口号更是商业广告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不是祖训,不是名人名言。与其说它是一句教育口号,倒不如说是一则商业广告。

  这句话的出处,现在已经无法考证。在多数人,包括度娘的记忆中,这句话最初被媒体和各种教育论坛提及,大致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

  这是一个与教育产业化同步成长、发育,却没有随着教育产业化被抨击而消亡的广告用语。叫响这个口号的,是举办特长班、兴趣班的一众教育机构。

  很快,这句话迅速戳中家长的兴奋点。为了不落人后,在“不要输在起跑线”的感召下,家长们心甘情愿地为各类从幼儿园开始到高中的特长班、兴趣班掏腰包。

  类似的话连当时的原教育部副部长韦珏也说过:“中国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和“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一起,成为中国父母的教育信条。农村人砸锅卖铁希望山沟里飞出金凤凰,而城里人则压缩自己的消费,压缩孩子的童年,以换来孩子过独木桥时的一点竞争力。

  在这种“全民运动”下,教育这块大蛋糕越做越大。有资料显示,2013年,学前教育的市场规模已达到990亿人民币。

  对此,教育学者熊丙奇撰文认为,“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是没有教育理论基础的:“从教育的本质看,教育本不追求输赢,而应立足完善每个人自身,所谓因材施教。每个受教育者绝不能放在一个教育竞技场上比拼输赢,分出成功者和失败者。这些是基本的教育常识。”

  辩论:2009年至今

  “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忽悠”

  进入21世纪,这句座右铭,收获了很多反对意见。

  2005年,作家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中很文艺地表达了不同观点:“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2009年9月11日,“童话大王”郑渊洁发表博文《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引发社会热议。

  在这篇博文中,郑渊洁认为这句口号严重误导家长,导致家长“揠苗助长”,“输在起跑线上只适合短程竞赛,例如百米赛。如果是马拉松那样的长跑,就不存在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相反,马拉松比赛赢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往往由于没有保存体力,致使起个大早,赶了晚集。”

  这场反对“起跑线”,希望把童年还给孩子的辩论一直持续到现在。

  2010年,时任北大中文系教授的温儒敏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我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口号,没有经过科学论证,且可能误导几代人。”

  2011年2月,时任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的王定华也站出来表态,因“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选择所谓好的小学、初中,并不符合科学逻辑,不值得宣传和推广,“这句话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忽悠。”

  延伸:看不见的起跑线

  要擦掉只有改变教育评价机制

  有意思的是,就在主流观点不认可“起跑线”之说的同时,一条看不见的“起跑线”却在学生、家长的心中若隐若现,甚至大大提前,从学前教育穿越到了娘胎里。

  网络热帖《寒门再难出贵子》曾引起知乎上的大讨论。其主要观点是:性格这东西是熔透于骨髓的,性格的养成和学校教育没有多大关系,大多决定与家庭背景、成长环境。

  类似的例子还存在于最近火爆的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回来了》。李小鹏的奥莉、王中磊的威廉、吴尊的neinei……当这些孩子一边说着英文一边卖着萌,网友不禁感慨:“找对老婆很重要!父母基因很重要!从小双语教育很重要啊!”

  昨天,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是一个伪命题。不幸的是,大多数人都把它当成了真理。然而,历史上数不清的事实早已证明,少年得志不是什么好事,‘大器晚成’才是更普遍的规律。”

  那到底怎样解决大家对这个伪命题的看法呢?

  秦春华认为,这就需要重新变更教育的评价机制。也就是说,在各类选拔性考试中,不宜再使用“学什么,考什么”的办法,而是要采用“学考分离”的办法。学生该学什么就学什么,什么对学生的成长有利就学什么,至于考试,完全可以采用另外一套能够有效区分学生学习能力的体系。二者可以不相匹配。当然,这将是考试机构面临的强有力的挑战。

集成阅读

热点推荐

频道推荐

    010030101010000000000000011107001111486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