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展阅读

帖文推荐

网搜聚合

更多关于的相关阅读

服务聚合

登录入口:
新华网首页
 
  ·发展,在奔跑中调整呼吸 ·一目了然是亮点(代表细说) ·热点背后有看点(专家解读) ·数字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经济增速趋缓 民生指标给力 ·汪洋:改革就是要拿刀割自己的肉 必须坚定信心 ·钟南山:空气好了,老百姓会觉得政府了不起 ·特大城市病该如何化解?郭金龙与代表共商对策 ·代表委员之声:食品安全重在监管“无缝连接”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北京外来人口十余年翻一倍 ·苗圩:4G牌照有望年内发放
数字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经济增速趋缓 民生指标给力
2013年03月06日 07:51:51
来源: 人民日报
【字号: 】【打印
【纠错】

  7.5% GDP增长7%—8%成新常态

  发展不唯速度,增长更注重质量效益

  解读人: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王一鸣

  采访人:本报记者 鲍丹

  报告原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7.5%低不低?

  7.5%,这是继去年增速目标首次“破8”调低至7.5%之后,第二年定为这一数值。

  “7.5%左右的目标,与潜在增长率是大体协调的。”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表示,经济增长速度不是越高越好,必须符合经济规律,充分考虑潜在增长能力。2011年一季度以来,我国经济连续7个季度放缓,经济出现结构性减速,到2012年四季度企稳回升。但是,这并不表明中国又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

  发展需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否则,扩大就业、提高收入和改善民生也就没有物质基础,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就无从谈起。

  但王一鸣认为,当前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有所回落,7%—8%的增长区间已成为新的常态,确定7.5%左右的目标是实事求是的。

  王一鸣说,“7.5%”传递出一种导向,经济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随着劳动年龄人口绝对减少,劳动力成本趋于上升,储蓄率和投资率趋于下降,中国经济已经难回到过去两位数的高速增长。

   1 2 3 4 5 6 下一页  

( 编辑: 冯文雅 )
   
010020440010000000000000011108121244204061